回忆里的家乡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我拿着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夜夜无眠,这可是经过了三年努力换来的结果。晚上躺着睡不着,透过窗户,望着窗外皎洁的月亮,思绪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我的童年很幸福,在父母的庇护中长大,然而,我的童年也很孤独,除了和楼前楼后的小朋友到附近的公园去玩,便是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再没有多余的娱乐。小时候,每到下雨天,门口都会涌现出一群活泼跳跃的小青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全都消失了。小时候,我会和小伙伴到附近的湖里去抓蝌蚪,放在瓶子里养起来,可现在,湖都不见了。小时候,我常蹲在家里的阳台上看蚂蚁搬家,把糖果颗粒放在蚂蚁洞门口,等它们开心地把食物搬进洞里。可现在,家里的阳台再不见一只蚂蚁。父母都说家乡的动物在慢慢变少,也许是因为环境污染,也许是因为转基因食品,让人只剩一声叹息。然而,无论如何,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在我的记忆中沉淀下来,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一路走下来,我只觉得学业越来越繁重,肩上的书包越来越沉,而快乐却越来越少。中国的孩子不容易,在学校要面临一次次的考试排名,在家里要面对成堆成山的作业。父亲常常感叹,说他们那个年代正赶上文革,学校不重视学习,只搞运动,可是玩的机会却很多,上树,下河,爬山,捕鸟,养猫,都玩了个遍。而到了80后这一带,孩子们竟成了学习的奴隶,带着厚厚的眼镜。这便是我童年的写照。
矫正牙齿
应该说,母亲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来自于许多方面,比如说:智力,身高,天赋,沟通能力,情商和容貌。虽然成功人士的经验论里常常刻意忽略容貌的威力,然而大多数人都知道,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无论对于求职面试,结交朋友还是收获良缘都意义非凡。人类是虚伪的,无论再怎样歌颂精神上的内在美,还是不能不在原始本性的驱动下被外在美吸引和诱惑。在9岁以前,我曾长着一副很不整齐的牙齿,因为我的两个门牙很大,导致后面的大牙过于拥挤而没有多余的位置。于是,我上颚的牙齿明显向前倾斜,俗称:象牙。 牙齿的不整齐严重影响了我的容貌,让我连笑容都没有自信。幸好,母亲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果断地决定带我去口腔医院做牙齿矫正。那时候正是90年代初,在我们居住的小城市,牙齿正畸并不十分热门,也很少有家长愿意花钱花精力为孩子整形。可是母亲很有远见,下定决心让我走上了整牙之路。因为大牙拥挤,所以医生说整形之前需要拔牙,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我十分害怕,我还记得,在去口腔医院的路上我一直哭闹不肯拔牙,然而在母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我还是勇敢地坐在了拔牙的椅子上。医生在我牙齿周围注射了麻醉剂,这个打麻药的过程有点疼,可是等到真正开始拔的时候,疼痛感消失了,牙齿很快就被拔下来,非常顺利。我出了一身冷汗,却发现只是虚惊一场,心里顿时感到无限轻松。之后,医生为我做了牙模,然后是配牙套,直到我带上固定的牙套,整牙的旅途才正式开始。牙齿整形历时四年,在这四年间,我经历了牙疼的困扰,而母亲也一直给我鼓励,终于,四年后,我的牙齿在牙套的作用下变的十分整齐,而我的容貌也大有改观。那一刻,我和母亲都无比激动,因为从此我不必再为了容貌而自卑,我可以开怀大笑,放声高歌,也可以毫无顾忌地登上演讲台。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牙齿不整齐的孩子,我都想要劝他们去矫正,而我也深刻体会到容貌带给我的自信。无谓的整容自然没有必要,还会有损健康,但是牙齿整形却对健康无害,而且还会促进食物的咀嚼和消化,何乐而不为呢?我将终生感激母亲对我矫正牙齿的帮助,孩子小的时候,往往并不在意容貌,可当他们渐渐长大,容貌带给他们的自卑就会凸显出来,而十岁以下孩子的牙齿还没有固定,所以容易矫正,等到过了20岁就相当困难了。此后,每当看到大学同学去矫正牙齿而困难重重,我都庆幸自己有一个先知先觉的母亲,早早为我的人生铺了路。
学英语
童年时候的我,不喜欢数理化,却唯独对文学和语言比较偏爱。同样是母亲,在我7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外地出差,看到店里有卖儿童英语教学磁带和书籍,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并带回家里让我学习。正是这盘少儿英语磁带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成就了我地道的英式发音。每到周末,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后,我便一边吃着饼干,一边打开录音机听英语故事,模仿着磁带说英文。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口语,一定要从儿童抓起,这的确不假,直到现在,当我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用英文为学生传授护理知识时,我仍然自豪于自己纯正的英文发音并感激于母亲的帮助。没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启蒙,我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呢?后来,学完了儿童英语,母亲又开始教我学习新概念英语,一到周末就跟着新概念磁带学发音和表达。新概念中的许多小故事也很有教育意义,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每次寒暑假前,学校就会提前把下一个学期的课本都发下来,而母亲会在放假期间教我学完英文课本。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几次学校的课本发的晚了,母亲便从别的同事那里借来他们孩子的课本,然后亲自手抄在白纸本上带回家给我学习。厚厚的一个本子写满了英文,也盛满了母亲对我的爱。凭借着一点天生的语言天赋和母亲的帮助,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班里领先,常常领读,这让我极大地建立了自信。再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英语剧集,包括“走遍美国”,这些都丰富了我对西方国家的认识,也让我的语感和口音更加纯粹。父亲同样在我的英语学习上起了推动作用,比如父亲常收看央视九台的英语新闻,英文访谈节目和大学生英语竞赛。只要一有空闲,父母就会打开电视调到英文频道,让家中充满着英语的气氛,那时我便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我要终生与英语为伴。
父亲
如果说母亲是我人生路上无微不至的陪伴者,那么父亲就是我人生的导师和领路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我遇到棘手的问题,父亲总会给出最明智的意见,让我豁然开朗。为了让我能够有机会出国留学,父亲从我高中的时候就离开稳定的国企单位到南方的城市去打工,为我积攒留学的费用。父亲在打工的过程中吃尽了辛苦,多年来,父亲一直不能适应国内的工作习惯,因为他完全不擅长和领导搞关系,送礼,也不懂得人情世故,只是一门心思钻研工程技术。父亲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在专业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喜欢思考钻研一切与工程有关的东西,更是积累了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可是,就是这样的优良品质,却并没有让父亲得到良好的待遇。相反的,在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下,父亲的才华得不到重用,苦闷郁结于心,竟得了心肌炎,常常觉得心脏不舒服。也正因为此,父亲对我出国移民的期望就更加强烈。就这样,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下,经过几年的艰辛劳作,父亲终于为我攒够了留学费用,而我也在经过了三年高考的磨砺后考上了大学,全家人总算得了些安慰。可是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却找不到头绪,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我。就在踌躇中,我突然看到志愿书上某一页的一个角落里写着:“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中外合办。”我觉得这是个留学的好机会,便把志愿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完也十分赞同,因为护理学不似医学那么艰涩难懂,以我的智力可以应付,而且护理学也是海外紧缺职业,对移民十分有利。于是,在父亲的鼓励和一家人的权衡下,我便报了这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