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南太逐夢」南溟新書首發會書面發言
作者:孫嘉瑞  发布日期:2024-11-26 20:08:45  浏览次数:157
分享到:

(图片/李崇厚)各位文友:

a0808161bad8c822261934c337f5b2ba.jpeg澳洲南溟基金舉行的新書首發會。在下因事不克赴會,首先表示深深歉意。以下是我的書面發言,很榮幸能由澳紐華文文學名家何与懷教授代讀。并由紐西蘭作家王斌擔任書評人。

在這里要衷心感謝澳洲南溟出版基金的支持以及各位評委尤其是蕭虹博士的辛勞工作,能令拙作「南太逐夢」得以順利出版。

1990年,我站在薩摩亞的維利瑪(Vailima)史蒂文森故居門外,巨大的白色木屋有一扇窗敞開了,彷彿傳出這位蘇格蘭作家的咳嗽聲。他的肺不好,成為作家四處旅行尋找宜居之地的動因。

史蒂文森為什麼選擇薩摩亞我不得而知,但我一直記得他初履斯土發自心底里的感嘆:

「一旦來到島上,便很難離去。在哪裡上岸就在那里生活,直到白髮蒼蒼;不然就是沉吟在棕櫚樹的濃蔭和海風的涼爽裡,直到死亡來源。也許他們曾經夢想有朝一日回歸故土,但從未付諸行動,此後也就不再理會,不再提及了。世上沒有一處地方能夠如此強烈的吸引人。」

  誠如斯言,南太平洋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離開所謂的文明世界很遠,而是他很幸運的持續著一種獨特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至少是保留了「人間最後天堂」殘存的一絲寧謐、恬靜与平和。

我人生的軌跡早在1980年就到達中太平洋的諾魯島,然後就一直南下,直至南太平洋的斐濟島。

廣東華僑向稱「飛枝島」,我理解為「飛來枝棲」之意。想不到這一「棲」就是25年。

其間我也到過東加王國、所羅門、巴布紐畿內亞、瓦努阿圖、西薩摩亞与美屬薩摩亞。

   在澳洲南溟基金的支持下,「南太逐夢」一書的誕生,跟我這25年島國生涯有關。

其實這些文字都是一些回憶的碎片,並非完整的移民生活的自述。

斐濟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他有的不僅僅是椰林海灘与陽光,海鮮与熱帶的水果。這裡的島民跟南太平洋諸島的島民有所不同,斐濟的美拉尼西亞人接受過玻里尼西亞人的東加武士多年統治,如今島上的人都是這兩個種族的混血后裔。再加上近50萬的印度移民,斐濟就成為美拉尼西亞文化、玻里尼西亞文化与亞洲文化混合集成之地。

  斐濟島民大多數一無所有,但水肥土沃,物產豐富。伸手摘果,入水得魚,掘地有木薯芋頭,無生活壓力。故大多樂天知命、友好善良。倦則臥,饑則食,喜則歌,樂則舞。同一氏族村民之間,互通有無,以多濟寡。

他們表面上「一無所有」,實則「坐擁所有」。

  雖然在25年中我付出了無數汗水,經歷不少驚險遭遇,也失去了許多。但我依然覺得島國雖非天上,卻究異人間。

  假如說我住在那里25年有一點點畢生難忘的寶貴收獲的話。

  那就是斐濟島民對自然、生死与物質的態度,深深影響以及徹底改變了我。

  「南太逐夢」的成書,除了多年在地生活見聞的積累,還包括個人重獲失去已久的自由,導致多年被扼殺人性本真的喚醒等等------這一種思想蛻變与精神洗禮的產物。

  它影響了我的人生,對歷史、物質、名利慾望以及世界的看法,包括後來的寫作,甚至繪畫的風格。

  地球上有水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斐濟島上一樣也有許多華人。

第一個華人梅屏耀在1855年獨自乘桴渡海,從澳洲抵達斐濟。其後一百多年間許多先僑先後來到島上打拼,建樹良多。我曾寫下「斐濟華人簡史」記載先僑在他鄉的故事,也包括許多活生生的華裔人物以及個人在島上的經歷,只惜未能一一收入本書,徒留滄海遺珠之憾。

  「南太逐夢」後半部的「城西舊事」乃本人兒時在廣州西關的回憶。

西關不僅極富白雲珠水之嶺南風情,且是人文薈萃之地。又歷經時局變遷,有了許多後來的不同風貌。足可折射出故國巨大變遷對人們生活和命運的影響。

也是因為受出版篇幅字數所制,43萬字的原稿壓縮到20萬字,許多文章逐一忍痛割愛。

不過,歷史的記憶盡管未夠完整,始終是寶貴的,毋論多寡,能留下便好。

當代科技网絡与社交媒體發達,衝擊了傳統紙書,對文學創作亦造成了影響。喜見澳紐華文文學仍然方興未艾的同時,也希望各位文友不要擱下手中這一管筆,要繼續寫下去。

大凡寫出來的文字,在天翻地覆的時代洪流中,就像各種元素含量比例不同的礦石,雖然最終將為時光的塵埃掩蔽深埋。但是,將來總有人會尋著這些礦石,發現那一個年代才有的特質,并且為箇中閃爍的人生哲理与文學藝術光芒所著迷……

  有些好東西,往昔与來世都彌足珍貴,始終會被欣賞、珍存与永遠銘記。

  至於個人一生逐求的美夢,能否成真就是另一回事了。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